觳薄
成語(Idiom):觳薄 (hú bó)
發音(Pronunciation):hú bó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言辭刻薄、刺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觳薄的意思是形容說話或寫文章刻薄,尖銳,刺人。形容用詞尖刻,言辭刻薄,傷人自尊。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觳薄一詞常用于形容人們在辯論、爭論、批評等言辭中使用尖銳刻薄的語言,以達到打擊對方或表達自己觀點的目的。也可用于形容文章或評論中使用尖銳刻薄的語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觳薄一詞最早見于《晉書·郗超傳》:“觳薄之論,眾所共聞。”故事中郗超是晉朝時期的一位名臣,他的言辭尖銳、刻薄,因此被稱為觳薄。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觳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評論總是觳薄刻薄,讓人很受傷。
2. 這篇文章觳薄的語言讓人不舒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觳薄”這個詞語。可以想象一個人用尖銳的刀刻薄別人的皮膚,這樣就能記住觳薄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觳薄是一個形容詞短語,可以結合其他詞語一起使用,如“觳薄言辭”、“觳薄評論”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他說話觳薄,總是傷害別人的感情。
2. 初中生(14歲):老師的觳薄批評讓我很受傷。
3. 高中生(17歲):這篇文章觳薄的語言讓我對作者產生了不好的印象。
4. 大學生(21歲):在辯論中,使用觳薄的言辭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只會傷害彼此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