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裾
基本解釋
拉住衣襟。指 三國 魏 辛毗 拉住 文帝 衣襟堅持諍諫的故事。見《三國志·魏志·辛毗傳》后以“引裾”喻人臣能據理直諫。 宋 張齊賢 《洛陽縉紳舊聞記·安中令大度》:“朝有遺闕,君有小失,則正色直諫。大則犯顏觸鱗,方諸古之引裾斷鞅者,我無愧矣。” 明 歸有光 《士立朝以正直忠厚為本》:“其在於古,若排闥、折檻、引裾、壞麻之類,皆可以言正直也。”
成語(Idiom):引裾(yǐn jū)
發音(Pronunciation):yǐn j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引領、帶領。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引裾是一個漢語成語,由“引”和“裾”兩個字組成。其中,“引”意為引導、帶領,“裾”指衣袍的下擺。引裾的基本含義是指引領、帶領,用來形容一個人引導他人或帶領他人前進。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引裾一詞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件事情上起到引導作用,或者幫助他人前進。它可以用來形容領導者、導師、老師等引導學生的行為,也可以用來形容某人在團隊合作中起到帶領作用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引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漢書·董仲舒傳》中的一個典故。據說,董仲舒是西漢時期的一位儒家學者,他非常關心教育事業,尤其重視引導和帶領學生。有一次,他在家中教學,學生們衣著整齊站在他面前。董仲舒看到一個學生的衣裾有些凌亂,于是上前撫摸學生的衣裾,并溫柔地說:“你的衣裾凌亂了,我來幫你整理一下。”這個故事后來被人們用來形容董仲舒引導和帶領學生的行為,逐漸演變成了引裾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優秀的教師,總能引裾學生走向正確的道路。
2. 領導的責任就是引裾下屬,帶領團隊取得成功。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引裾”這個成語與“領導”、“帶領”等詞語進行關聯記憶。可以想象一個領導者用手引領著他的員工走向成功,這樣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引裾相關的成語,如“引吭高歌”、“引人入勝”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總是引裾我們走向正確的學習道路。
2. 初中生:班長經常引裾我們一起參加各種活動。
3. 高中生:老師的引裾讓我們在高考中取得了好成績。
4. 大學生:導師的引裾使我在研究領域有了重要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