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字
基本解釋
亦作“卐字”。1.即卍。 唐 實叉難陀 譯本《華嚴經·如來十身相海品》:“卐字相輪,以為莊嚴,放大光明,普照法界。”《無量義經·德行品》:“額廣鼻脩面門開,胸表卍字師子臆。”《法苑珠林》卷四:“開卍字於胸前,躡千輪於足下。”
(2).呈“卍”狀之事物。 宋 洪邁 《夷堅丁志·蔡相骨字》:“又開棺改殮,皮肉消□(化)已盡,獨心骨上隱起一卍字。” 清 黃景仁 《點絳唇·雨霽》詞:“淡月微云,作出春宵景。斜還整,斷無人處,卍字闌干影。”
成語(Idiom):卍字
發音(Pronunciation):wàn z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代佛教的法輪,也可表示吉祥、祝福。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卍字是佛教的象征之一,表示佛法的轉動和無邊無際的智慧。在中國文化中,卍字也被視為吉祥的象征,常用于祝福和慶祝場合。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卍字常見于佛教寺廟、佛教藝術品、佛教書籍等場合。同時,卍字也可以用于祝福他人,如在婚禮、生日、節日等場合表達祝福和吉祥。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卍字最早起源于印度,是佛教中的重要象征之一。隨著佛教傳入中國,卍字逐漸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卍字是一個單字成語,沒有特定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幅畫上的卍字象征著祝福和吉祥。
2. 在佛教寺廟里,你會看到很多裝飾有卍字的藝術品。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卍字與佛教文化聯系起來,通過了解佛教的意義和象征來記憶卍字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佛教文化感興趣,可以進一步了解佛教的教義和歷史,以及佛教藝術和建筑等方面的知識。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寺廟里看到了一個很大的卍字。
2. 初中生:卍字是佛教的象征,代表著智慧和祝福。
3. 高中生:這幅畫上的卍字是佛教藝術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