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鬯
基本解釋
(1).主掌宗廟祭祀。鬯,古代祭祀用的一種香酒。 唐 韓愈 《順宗實錄三》:“付爾以承祧之重,勵爾以主鬯之勤。” 宋 莊綽 《雞肋編》卷下:“逮余主鬯之日,實乃秉鈞之秋。”
(2).《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孔穎達 疏:“震卦施之於人,又為長子。長子則正體於上,將所傳重,出則撫軍,守則監(jiān)國,威震驚於百里,可以奉承宗廟彝器粢盛,守而不失也。”后因稱太子為“主鬯”。 唐 柳宗元 《賀踐祚表》:“主鬯彰孝恭之美,撫軍著神武之功。”《舊唐書·玄宗紀上》:“ 平王 有圣德,定天下,又聞 成器 已下咸有推讓,宜膺主鬯,以副羣心。”
成語(Idiom):主鬯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ǔ ch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掌管祭祀的官員或主持祭祀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主鬯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主”指的是主持、掌管,而“鬯”則是指祭祀中用來奉獻給神明的美酒。主鬯的基本含義是指掌管祭祀的官員或主持祭祀的人。這個成語在古代的宗教儀式中非常重要,主鬯的人承擔了祭祀儀式的主要責任。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主鬯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擔任重要職務(wù)或責任的人。可以用來指代主持重要會議的主席,或者負責組織重大活動的負責人。它也可以用來形容在某個領(lǐng)域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響力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主鬯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祭祀儀式。在古代,祭祀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宗教儀式,需要由專門的官員或負責人來主持。這些人負責準備祭祀所需的各種物品,包括鬯酒。因此,主鬯成為了形容掌管祭祀的官員或主持祭祀的人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鬯是由兩個字組成的四聲成語,其中“主”是第三聲,“鬯”是第四聲。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本次會議的主鬯,負責主持整個會議的進程。
2. 這位教授是該領(lǐng)域的主鬯,他的研究成果備受贊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主鬯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主持祭祀的人手持鬯酒,準備在祭祀儀式上奉獻給神明,這樣就可以聯(lián)想到主鬯的含義。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祭祀儀式的相關(guān)知識,以及中國古代宗教的發(fā)展和演變。還可以學(xué)習(xí)其他與祭祀相關(guān)的成語,如祭酒、祭壇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我們班級的班長就像是主鬯一樣,負責組織各種活動。
2. 初中生:學(xué)校的校長是學(xué)生們心目中的主鬯,他負責整個學(xué)校的管理工作。
3. 高中生:在學(xué)術(shù)界,這位教授是該領(lǐng)域的主鬯,他的研究成果備受矚目。
4. 大學(xué)生:作為學(xué)生會主席,我要承擔起主鬯的責任,為同學(xué)們辦好各種活動。
5. 成年人:作為公司的總經(jīng)理,他就像是主鬯一樣,需要負責整個公司的運營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