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凍
基本解釋
◎ 冰凍 bīngdòng
[freeze] 由于冷卻而凍結成冰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英文翻譯
1.frozen; frost; freeze, freezing; gelivation
詳細解釋
(1).冰。《禮記·月令》:“﹝季冬之月﹞冰凍消釋。” 漢 王逸 《九思·憫上》:“霜雪兮漼溰,冰凍兮洛澤。”《云笈七籤》卷九五:“譬如冰寒之堂,淳以冰凍而為,梁柱、牀席、屏幃,莫非冰結。” 吳組緗 《山洪》四:“還要談些往年敲鑿冰凍和找尋魚路的舊經驗。”
(2).結冰;使之冷凍。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 商山 季冬月,冰凍絶行輈。”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十一月·時品》:“時維長至,貢物咸來:北置則獾貍麅鹿,野豕黃羊,風乾冰凍。” 殷夫 《孤淚》詩:“不是苦難能作踐我的靈魂,也不是黑暴能冰凍我的沸心。”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四章:“他猛扯馬韁繩,雙腿猛磕馬肚子,馬象瘋了一樣,順溝飛去了。狂奔的馬蹄磕碰冰凍的土地,就象磕碰著戰士們的心。”
(3).寒冷。 王闿運 《今列女傳·辨通》:“天寒,上久不出。諸女立階下,冰凍縮蹙,莫能自主。”如:冰凍的空氣,象濃厚的煙霧似地沖進門來,在他的腳底下盤旋著。
成語(Idiom):冰凍
發音(Pronunciation):bīng dò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非常寒冷,寒氣逼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冰凍是指水變成冰,形容天氣非常寒冷,冰冷刺骨。也可以用來形容感情、行動等非常冷淡、冷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冰凍常用于描述寒冷的天氣,可以用在天氣預報、氣象報道等場合。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情感冷淡、行動冷漠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冰凍這個成語的起源是從古代的寒冷冬天開始的。在古代,冬天非常寒冷,水會結成冰。人們用“冰凍”來形容寒冷的天氣,寒冷刺骨的感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冰凍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冰”和“凍”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冬天的北方常常是冰凍的。
2. 他的心像冰凍一樣冷漠。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用“冰凍”的寒冷感覺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一個寒冷的冬天,人們的呼吸在空氣中凝結成冰,形成冰凍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天氣相關的成語,如“寒冷逼人”、“冷風刺骨”等,以擴展詞匯量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冬天的河水冰凍了,我們可以在上面滑冰。
2. 初中生:寒冷的冬天,大街上的人們都穿得很厚,因為天氣冰凍。
3. 高中生:他的眼神冰凍著,讓人感覺很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