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據
基本解釋
駐扎據守。《后漢書·馮衍傳》:“方今為將軍計,莫若屯據大都,鎮撫吏士。”《舊唐書·馮盎傳》:“時有賊數萬屯據險要,不可攻逼。”《資治通鑒·唐肅宗至德元年》:“今人不聊生,咸思報國,競相結據,屯據鄉村。”
成語(Idiom):屯據(tún jù)
發音(Pronunciation):tún jù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軍隊駐扎在某個地方,占據陣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屯據是由兩個詞語組成的成語,屯指軍隊駐扎,據指占據陣地。屯據的含義是指軍隊在某個地方停留,占據有利的陣地,為后續行動做準備。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屯據這個成語通常用于形容軍隊在戰爭或軍事行動中占據有利的地理位置,以便更好地進行作戰或防守。也可以用來比喻在某個領域或行業中占據有利的地位或資源。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屯據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戰爭時期。在古代的戰爭中,軍隊常常需要在戰略位置停留一段時間,以便休整、集結兵力和準備進攻。這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軍隊在戰爭中占據有利地形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屯據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屬于動賓短語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戰爭中,軍隊需要屯據有利的地形,以便更好地進行作戰。
2. 這家公司在市場上屯據了很多資源,具有競爭優勢。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屯據”這個成語與軍隊在戰爭中占據有利地形的情景聯系起來進行記憶。可以想象一支軍隊駐扎在山上,占據了高地,以便更好地進行作戰。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軍事和戰爭相關的成語,了解它們的含義和用法,以豐富自己的詞匯和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軍隊在戰爭中需要屯據有利的地形,才能取得勝利。
2. 初中生:這家公司在市場上屯據了很多資源,成為行業的領導者。
3. 高中生:政府軍屯據了山谷,形成了堅固的防線,有效阻止了敵軍的進攻。
4. 大學生:這個企業在市場上屯據了大量的用戶數據,為其提供了巨大的商業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