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貳
成語(Idiom):靡貳
發音(Pronunciation):mí èr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態度不堅定,搖擺不定。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靡,本義為麋鹿,引申為柔軟、不堅定;貳,指數目為二。靡貳形容人的態度猶豫不決,不能堅定立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選擇、決策等方面猶豫不決,缺乏堅定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晉人使公孫何救趙,吾子靡貳,乃敢行?”這句話中的“靡貳”形容公孫何在救趙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缺乏決斷力。后來,這個詞語就演變成成語,用來形容人的態度不堅定。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數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工作上總是靡貳不定,很難做出決策。
2. 面對困難,我們不能靡貳不前,要堅定信念。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靡貳”與“迷而不決”相聯想,表示人在選擇時迷茫不決,缺乏堅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猶豫不決”、“搖擺不定”等,來加深對形容人態度不堅定的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樂園里看到了好多好玩的游戲,不知道該先玩哪個,真是靡貳不定。
2. 初中生:我想選科目,可是我對自己的興趣不確定,所以一直靡貳不決。
3. 高中生:大學專業選擇對我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決策,我不能靡貳不前,要經過深思熟慮后再做決定。
【版權聲明】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版權歸查字典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違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