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咎
基本解釋
歸罪。《左傳·桓公十八年》:“禮成而不反,無所歸咎。” 晉 潘岳 《西征賦》:“捍矢言而不納,反推怨以歸咎。” 宋 蘇軾 《滟滪堆賦》:“凡覆舟者,皆歸咎於此石。” 魯迅 《墳·我之節烈觀》:“歷史上亡國敗家的原因,每每歸咎女子。”
近義詞
英文翻譯
1.(歸罪) impute to; attribute a fault to; put the blame on
成語(Idiom):歸咎(guī huò)
發音(Pronunciation):guī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將責任或過錯歸結于某人或某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歸咎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歸”表示將某事歸屬于某人或某物,第二個字“咎”表示過錯或責任。歸咎的基本含義是將責任或過錯歸結于某人或某事物,即將某事的原因或結果歸咎于某個人或某個事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歸咎這個成語常常用于表達責備、指責或批評某人或某事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類似的用法,例如:“他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別人。”、“不要將你的錯誤歸咎于別人。”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歸咎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一個傳說故事。相傳,有一個叫做魯班的木匠,他非常擅長做木工活。一天,他正在制作一把椅子,但是因為粗心大意,椅子的一條腿沒有安裝好,導致椅子搖搖晃晃。魯班非常尷尬,但他沒有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將責任歸咎于木材的質量不好。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歸咎他人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而應該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歸咎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動詞是“歸”,賓語是“咎”。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總是把自己的失敗歸咎于別人。
2. 不要將你的錯誤歸咎于別人。
3. 我們不能將這次事故的責任歸咎于一個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歸咎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將一個大咎責備歸還給另一個人,表示將責任歸咎于他人。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文章、新聞或故事來進一步了解歸咎這個成語的用法和應用場景。此外,還可以學習其他與責任和過錯相關的成語,如“推卸責任”、“自作自受”等等,來豐富自己的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將自己的考試成績不好歸咎于老師沒有教好。
2. 初中生:她將自己的失敗歸咎于運氣不好。
3. 高中生:他將公司的破產歸咎于經濟形勢的不利。
4. 大學生:他將自己的遲到歸咎于交通堵塞。
5. 成年人:他將自己的婚姻失敗歸咎于婚姻對象的不忠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