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明王
基本解釋
梵名摩訶毗盧遮那。佛教密宗菩薩名。佛經中說他奉 大日如來 教令,作忿怒狀,能夠降伏一切邪魔。 唐 善無畏 《大日經疏》卷五:“畫 不動明王 ,如來使者,作童子形,右持大慧刀印,左持羂索……坐於石上,其身卑而充滿肥盛,作奮怒之勢,極忿之形,是其密印幖幟相也。” 魯迅 《集外集·斯巴達之魂》:“敵軍不能撼此擁盾屹立,士氣如山,若 不動明王 之大磐石。”
成語(Idiom):不動明王
發音(Pronunciation):bù dòng míng wá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境堅定,不為外界干擾所動搖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形容人心志堅定,不受外界干擾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人在困境中保持堅定的信念,不受外界干擾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相傳明代時期,有一位名叫明王的和尚,他修行至高境界,內心堅定,不受外界誘惑和干擾。因此,人們用“不動明王”來形容那些在困境中保持堅定信念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前兩個字形容狀態,后兩個字為人名。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面對困難時,他像不動明王一樣,始終保持著堅定的信念。
2. 她是一位真正的不動明王,無論遇到什么困境都能堅守初心。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不動明王”與堅定信念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心境堅定的人,不受外界干擾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關于佛教修行和心境堅定的知識,可以深入了解明王的故事和佛教的修行方法。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要像不動明王一樣,堅持學習,不受游戲的誘惑。
2. 初中生:面對考試的壓力,我要像不動明王一樣,保持冷靜和自信。
3. 高中生:作為班長,我要像不動明王一樣,堅持原則,不受他人的影響。
4. 大學生:在創業的道路上,我要像不動明王一樣,保持信念,不受外界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