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屬鎧
基本解釋
由六葉兕牛皮組連而成的鎧甲。《周禮·考工記·函人》:“函人為甲,犀甲七屬,兕甲六屬,合甲五屬。” 鄭玄 注:“屬,讀如灌注之注,謂上旅、下旅札續(xù)之數也。革堅者札長。” 隋煬帝 《白馬篇》:“文犀六屬鎧,寶劍七星光。”
成語(Idiom):六屬鎧(liù shǔ kǎi)
發(fā)音(Pronunciation):liù shǔ kǎ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品質高尚,六種屬德齊備,如同穿著鎧甲一樣堅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六屬指的是六種屬德,即仁、義、禮、智、信、忠。鎧甲是古代士兵的戰(zhàn)斗裝備,具有保護作用。六屬鎧比喻一個人的品質高尚,道德修養(yǎng)全面,如同穿戴堅固的鎧甲一樣,能夠抵御外界的誘惑和考驗。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贊美或稱贊一個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養(yǎng)全面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孔子世家》記載了這個成語的由來。孔子的學生曾子問他如何做到品德高尚,孔子回答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色難,有事而后正。”意思是說,追求高尚的品德就像追求美色一樣困難,需要付出努力。孔子進一步列舉了六種屬德,比喻為六種堅固的鎧甲,形成了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六屬鎧是一個名詞短語,由“六屬”和“鎧”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品德高尚,六屬鎧般堅固。
2. 這位老師教育學生注重品德修養(yǎng),培養(yǎng)他們的六屬鎧。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六屬鎧比喻為一個人穿著堅固的鎧甲,象征著高尚的品德。可以想象一個堅定、正直的人,身上穿著光亮的鎧甲,保護自己免受外界的誘惑和考驗。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六種屬德的具體含義和培養(yǎng)方法,深入理解六屬鎧的內涵和重要性。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六屬鎧的好孩子。
2. 小學生:我要努力學習,培養(yǎng)自己的六屬鎧。
3. 中學生:我想成為一個品德高尚、具有六屬鎧的人。
4. 大學生:六屬鎧是我們作為大學生應該追求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