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容
基本解釋
氣量寬宏,能接受批評或采納意見。《三國志·魏志·明帝紀》“帝崩”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曰:“﹝ 明帝 ﹞優(yōu)禮大臣,開容善直,雖犯顏極諫,無所摧戮。”
成語(Idiom):開容
發(fā)音(Pronunciation):kāi ró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心胸開闊,容貌悅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開容是指人的心胸開闊,容貌悅人。形容人的氣度寬廣,容顏美好。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開容常用于形容人的性格開朗、豁達,容貌姣好。適用于夸獎、贊美、形容人的美好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秋水》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叫公孫丑的人的形象。公孫丑的容貌丑陋,但他的心胸卻非常開闊,容忍了別人對他的嘲笑和侮辱。因此,人們常用“開容”來形容心胸開闊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開容性格使得他在團隊中備受歡迎。
2. 她開容的笑容讓人感到溫暖和舒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開”字理解為心胸開闊,容貌悅人的意思來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開容相關的成語,如開朗、開懷大笑等,以豐富詞匯。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是一個開容的同學,每次都愿意幫助別人。
2. 初中生:老師說他是一個開容的學生,能夠容忍別人的錯誤。
3. 高中生:他那開容的笑容總能讓人感到放松和舒適。
4. 大學生:他的開容心態(tài)使得他在社交中非常受歡迎。
5. 成年人:她的開容性格使得她在工作中能夠處理各種復雜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