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言
基本解釋
(1).與之說話;與之交談?!?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豈寡人不足為言邪?何故哉?”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汾水》:“ 辛 貌丑,妻不為言。”
(2).猶為意?!?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管晏列傳》:“ 管仲 貧困,常欺 鮑叔 , 鮑叔 終善遇之,不以為言?!?br>詐偽之言。為,通“ 偽 ”。《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茍亦無信。”《詩·唐風·采苓》:“人之為言,胡得焉?!?孔穎達 疏:“人之詐偽之言?!?陳奐 傳疏:“古‘為、偽、譌’三字同?!?a href="/r_ci_b10a51a29161e9a605800ce33aab1e7f/" target="_blank">毛詩》本作‘為’,讀作‘偽’也。為言即讒言,所謂小行無徵之言也?!?/p>
成語(Idiom):為言(wèi yán)
發音(Pronunciation):wèi yá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為別人說話或發表意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為言是一個動詞短語,表示為別人說話或發表意見。它強調代表他人說話或表達觀點的行為。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出于善意或為了維護他人的權益而發表言論。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為言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為了幫助他人解決問題或維護權益而發表言論的情況。它可以用于各種社交場合,如會議、辯論、演講等,也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爭論。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為言的具體故事起源尚無確切記載。但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注重為他人說話或發表意見被視為一種美德。因此,為言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關注他人和團隊合作的價值觀。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為言是由“為”和“言”兩個字組成的,其中,“為”表示為別人,代表他人,而“言”表示說話或發表意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言公正,為大家解決了很多問題。
2. 在這個會議上,他為言了自己的觀點,得到了大家的贊同。
3. 她為言了她的困難,得到了同事們的幫助。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為言這個成語可以通過以下記憶技巧幫助記憶:
1. 關注“為他人”的意義:為言強調為他人說話或發表意見,可以將其與關注他人的美德聯系起來。
2. 聯想實際場景:想象自己在一個會議上為他人發表意見,或者在日常生活中為他人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和用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為言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代言”、“發言”等。這些詞語都與表達意見和為他人說話有關。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為言自己的觀點,幫助了同學們解決問題。
2. 初中生(13-15歲):在班會上,我為言了同學們的困擾,希望能夠得到老師的幫助。
3. 高中生(16-18歲):作為學生代表,我為言了同學們的意見,爭取到了更好的學習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