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康
成語(Idiom):再康
發音(Pronunciation):zài k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恢復健康,重新康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再康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第一個字“再”表示再次,第二個字“康”表示康復、健康。再康的基本含義是指恢復健康,重新康復。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再康常常用來祝愿病人早日康復,也可以用來形容事物重新恢復正常或復蘇。它可以在醫院、家庭、工作場合等各種場景中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再康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后漢書·陳留王傳》,故事中講述了陳留王劉保的一個故事。劉保得了重病,他的兒子劉操非常擔心他的父親,日夜守在他的床前。后來,劉保的病情逐漸好轉,康復了。于是劉操高興地說:“再康了!”這個故事被流傳下來,成為了表示祝愿病人康復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再康是一個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結構簡單明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祝你早日再康,恢復健康。
2. 經過治療,他的傷勢已經再康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記憶故事起源來記憶這個成語。想象劉操高興地說“再康了!”的場景,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健康、康復相關的成語,如“病入膏肓”、“康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希望媽媽的腿傷早日再康,不再疼痛。
2. 初中生:經過手術,爺爺的視力逐漸再康,可以看清東西了。
3. 高中生:經過努力學習,我的成績逐漸再康,進步很大。
希望這個學習指南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再康”這個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