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軛
成語(Idiom):頓軛
發音(Pronunciation):dùn yè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被迫屈服或受制于他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頓軛是由“頓”和“軛”兩個詞組成的成語。“頓”指的是停頓、停止;“軛”是古代用來束縛牛馬的器具。頓軛意指被迫停下來,被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頓軛一詞通常用來形容人在某種壓力或束縛下,無法自由發展或行動。可以用于描述個人在工作、學習或社交等方面受到限制或受到他人控制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頓軛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農耕社會。在古代,農民要使用牛來耕地,就需要給牛套上軛,以便控制牛的行動。如果牛不聽話或者農民施加過多的力量,牛就會感到束縛和無法自由行動。因此,頓軛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在某種壓力下無法自由發展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賓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這個團隊里,他一直被頓軛在低級崗位上,無法獲得晉升的機會。
2. 當他們的觀點與上級領導不一致時,他們被迫頓軛于沉默。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頓軛”與受到束縛或限制的形象聯系起來,以幫助記憶。可以想象一個人被一條軛束縛住,無法自由行動的情景,以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頓軛相關的成語,如“頓足捶胸”、“頓開茅塞”等,以豐富詞匯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游戲中被頓軛在一個難關上,無法過關。
2. 初中生:他因家庭的經濟困難而被頓軛在無法參加課外活動的境地。
3. 高中生:學生們在備戰高考的時候,感覺自己被頓軛在復習課本上,無法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
4. 大學生:在實習期間,我感覺自己被頓軛在公司的低級崗位上,無法得到更多的成長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