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撅天撲地
發音(Pronunciation):juē tiān pū d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氣勢或力量極為強大,勢不可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撅天撲地這個成語由兩個詞組成,撅天和撲地。撅天表示高聳入云,撲地表示勢如破土。整個成語形象地描述了一種氣勢磅礴、力量強大的場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撅天撲地常用于形容人的氣勢或事物的力量非常強大,無法阻擋。可以用來形容英雄壯舉、巨大的聲勢、威力無比的攻擊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撅天撲地這個成語的起源并沒有明確的故事,但它的意義主要是通過形象的描述來表達強大的氣勢和力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撅天撲地是一個由兩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形容詞在動詞之前,表示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聲音撅天撲地,讓人無法忽視。
2. 這支軍隊撅天撲地地向敵人發起進攻。
3. 她的演講撅天撲地,震撼了全場觀眾。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撅天撲地的形象想象為一個巨大的力量破土而出,沖天而起,這樣可以更加生動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撼天動地、波瀾壯闊等,來豐富對強大力量的描述。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笑聲撅天撲地,讓我們都跟著笑了起來。
2. 初中生(13-15歲):他的演講撅天撲地,讓我們深受鼓舞。
3. 高中生(16-18歲):這部電影的特效撅天撲地,給觀眾帶來震撼的視覺享受。
4. 大學生及以上(19歲以上):這家公司的實力撅天撲地,已經成為行業的領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