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濁惡世
基本解釋
佛教謂塵世中煩惱痛苦熾盛,充滿五種渾濁不凈,即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阿彌陀經》:“ 釋迦牟尼佛 ,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币嗍∽鳌?五濁 ”。 南朝 宋 謝靈運 《廬山慧遠法師誄》:“令聲續振,五濁暫隆。” 唐 獨孤及 《佛頂尊勝陀羅尼幢贊》:“茫茫五濁,客塵覆之。” 張昭漢 《甲寅春西湖小麥嶺》詩:“五濁安可居,高遯云之端?!?/p>
成語(Idiom):五濁惡世 (wǔ zhuó è shì)
發音(Pronunciation):wǔ zhuó è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的時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五濁惡世是由佛教典籍《法華經》中的一個典故而來。其中“五濁”指的是五種污濁,分別是:濁世、濁法、濁眾生、濁見、濁命。而“惡世”則表示壞的時代。這個成語形容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是對當時社會現象的批判。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五濁惡世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當下社會風氣敗壞,道德淪喪的情況。可以用在討論社會問題、價值觀批判等方面的場景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五濁惡世的故事起源于佛教典籍《法華經》。佛陀在講經時,描繪了未來世界中的一種情景,即五濁惡世。這個故事被引用為批判當時社會風氣的典故,后來成為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五濁惡世是一個四個字的成語,其中“五濁”是形容詞短語,表示五種污濁的情況;“惡世”是名詞短語,表示壞的時代。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社會真是五濁惡世,道德觀念都被顛倒了。
2. 在這樣的五濁惡世中,我們應該努力保持良好的道德品質。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五濁惡世拆解成“五濁”和“惡世”,并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例如,可以想象五種污濁的情況,如濁水、濁空氣等,以及一個壞的時代的景象。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佛教的相關知識,了解《法華經》中關于五濁惡世的具體描寫和含義。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成語,如“亂世佳人”、“烏煙瘴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這個社會真是五濁惡世,我們要做一個好孩子。
初中生:五濁惡世中,我們應該堅守自己的道德底線。
高中生:在這個五濁惡世中,我們要努力追求真理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