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亶石
基本解釋
亦省稱“ 龍亶 ”。傳說中能辟邪的龍胸前骨。《兒女英雄傳》第三一回:“怎的叫作龍亶石呢?大凡是個虎,胸前便有一塊骨頭,形如‘乙’字,叫作‘虎威’,佩在身上,專能避一切邪物;是個龍,胸前也有一塊骨頭,狀如石卵,叫作‘龍亶’,含在口里,專能避一切邪氣。”
成語(Idiom):龍亶石
發音(Pronunciation):lóng líng sh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或事物本質難以改變,天性不可移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龍亶石是由“龍”、“亶”和“石”三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龍”指的是神話中的神龍,象征著權勢和威嚴;“亶”表示堅定不移;“石”指的是石頭,代表固定不變。整個成語的意思是指人或事物的本質難以改變,天性不可移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或事物的性格、態度或立場堅定不移,無法動搖或改變。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莊子·逍遙游》中的一則寓言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人想要將一塊巨大的石頭移動,但是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移動它。最終,這個人領悟到石頭的本質是不可移動的,因此比喻人或事物的本質難以改變。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三個漢字組成,分別是“龍”、“亶”和“石”。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立場堅定不移,真是個龍亶石般的人。
2. 不管遇到什么困難,她都能保持龍亶石般的冷靜和堅定。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龍亶石”這個成語拆分成三個部分記憶,分別是“龍”、“亶”和“石”。可以聯想到“龍”代表威嚴和權勢,而“石”代表固定和不可移動。通過聯想,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堅定、不動搖相關的成語,如“堅如磐石”、“巋然不動”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告訴我們要堅持學習,像龍亶石一樣不動搖。
2. 初中生:在面對壓力和困難時,我們應該像龍亶石一樣堅守初衷。
3. 高中生:他的信念堅定不移,就像龍亶石一樣不可動搖。
4. 大學生:面對挑戰,我們要像龍亶石一樣堅定不移地追求自己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