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礙難從命
發音(Pronunciation):ài nán cóng mì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表示受到困難或障礙而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事,只能順從命運的安排。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礙:阻礙;難:困難;從:順從;命:命運。礙難從命指因為受到困難或障礙而無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事,只能順從命運的安排。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面對無法改變的困境和難題時,用來表達被迫順從命運安排的無奈和無能為力的心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文公十六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公元前572年,魯國國君文公去世后,魯國太子季康子因為年幼無法即位,于是由其母親王姜代理國政。季康子長大后,想要奪回自己的王位,但是王姜卻不愿意讓位。季康子在一次戰敗后,被俘虜并關押在魯國的監獄中,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明白自己無法從困境中逃脫,只能順從命運的安排,于是說出了“礙難從命”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四個漢字的形式,ABAB的結構。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公司的裁員風波,他只能礙難從命,接受現實。
2. 老師的要求很苛刻,學生們只能礙難從命,努力完成作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礙難從命”拆解為“礙難”和“從命”兩部分記憶。礙難表示困難和障礙,從命表示順從命運的安排。可以通過想象自己面對困境時,無法改變現狀,只能順從命運的情景,來幫助記憶這個成語。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無能為力”、“束手無策”等,來擴展對于無力改變困境的表達方式。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考試中礙難從命,只能接受自己的成績。
2. 初中生:面對高中升學的壓力,我只能礙難從命,按照家長的意愿選擇學校。
3. 高中生:雖然我對藝術有濃厚的興趣,但為了家庭的經濟狀況,我只能礙難從命,選擇了一個更實用的專業。
4. 大學生:面對找工作的困難和競爭,我只能礙難從命,接受實習的機會來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