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zhǔ jìng cún chéng ㄓㄨˇ ㄐㄧㄥˋ ㄘㄨㄣˊ ㄔㄥˊ主敬存誠(主敬存誠)
語本《易·乾》:“閑邪存其誠。”《禮記·少儀》:“賓客主敬,祭祀主敬。”謂恪守誠敬。 宋 儒以此為律身之本。 清 王鼎 《朱子原訂近思錄序》:“古之圣賢,戒慎恐懼,主敬存誠,默察乎天命民彝之本。”《歧路燈》第九十回:“﹝我﹞不過是一個歲貢的頭子,兒子又是個平常秀才,還敢滿口主敬存誠學些理學話……惹人背地里笑話迂腐么?”《老殘游記》第十七回:“你這樣去銷差,豈不是同 宮保 嘔氣嗎?恐不合你主敬存誠的道理。”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主敬存誠
成語(Idiom):主敬存誠
發(fā)音(Pronunciation):zhǔ jìng cún ché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主動尊敬他人,保持真誠和守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主敬存誠是由三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每個字都有其特定的含義。主指主動,表示主動去做某事;敬指尊敬,表示對他人的尊重;存指保持,表示保持某種狀態(tài)或品質;誠指真誠和守信,表示誠實和信守承諾。整個成語的意思是主動去尊敬他人,保持真誠和守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形容一個人的品德和態(tài)度,特別是在與他人交往和處理事務時。它強調了主動尊重他人、保持真誠和守信的重要性。在工作場合,這個成語可以用來鼓勵員工之間的合作和信任;在家庭中,可以用來強調家庭成員之間的互相尊重和信任。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儒家文化。儒家思想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道德準則,主敬存誠正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它教導人們要主動去尊重他人,保持真誠和守信,以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和社會秩序。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敬存誠是一個動賓短語,由主語“主”和動詞“敬存”以及賓語“誠”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在工作中,我們要主敬存誠,與同事們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2. 作為一個領導,我會主敬存誠地對待我的下屬,以建立信任和團隊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記憶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lián)想法。可以將“主敬存誠”聯(lián)想成一個人主動走到他人面前,向對方鞠躬表示尊敬,然后交出一個誠實和守信的寶盒。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在學習這個成語的同時,可以學習相關的儒家思想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價值觀和道德準則,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成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幼兒園學生:小明在幼兒園里主敬存誠地對待老師和同學,所以大家都很喜歡他。
2. 小學生:作為學生,我們應該主敬存誠地對待老師,不撒謊不作弊。
3. 中學生:在班級合作項目中,我們要主敬存誠地與同學們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4. 大學生:大學生要主敬存誠地對待學術研究,不抄襲和剽竊。
5. 成年人:在工作中,我們要主敬存誠地對待同事和客戶,以建立良好的職業(y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