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示
成語(Idiom):導示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sh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引導和指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導示是由“導”和“示”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它的基本含義是引導和指示他人或事物的方向、方法或道路。導示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能夠準確地指導他人,使其明確目標并采取正確的行動。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導示這個成語可以用于各種場景,特別是在教育和指導他人方面。它可以用來形容一位老師或導師能夠準確地指導學生,幫助他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方向。導示也可以用來形容一位領導者能夠引導團隊,使其達到預期的目標。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導示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左傳·宣公十年》。故事中,晉國的宣公問儒生子產:“請問,如何才能治理國家?”子產回答說:“治理國家,如同引領船只,需要有一個明確的目標和正確的方向。只有這樣,才能帶領國家走向繁榮。”這個故事中的子產就是一個明確的導示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導示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導”和動賓短語“示”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優秀的導示者,總能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2. 這位領導者能夠準確地導示團隊,使其達到預期的目標。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導示”拆分為“導”和“示”兩個字來記憶。想象一個人在黑暗中拿著一把手電筒,他用手電筒的光線引導和指示前方的道路,這個形象可以幫助記憶“導示”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你對導示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和詞語,如“指導”、“引導”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給我們導示,告訴我們怎樣做好作業。
2. 初中生:我爸爸是一位優秀的導示者,他總能幫助我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3. 高中生:這位老師能夠準確地導示我們,幫助我們明確目標并制定學習計劃。
4. 大學生:作為學生會的主席,我要學會如何導示團隊,使其達到我們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