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侈
成語(Idiom):浮侈(fú chǐ)
發音(Pronunciation):fú ch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過于奢侈浪費,不節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浮侈是由“浮”和“侈”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浮”意為浮躁、不踏實,指人的行為輕浮、不穩定;“侈”意為奢侈、鋪張,指人的生活方式過于奢華、浪費。因此,浮侈形容人過于奢侈浪費、不節儉,貶義較強。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指責那些過度追求物質享受、奢華生活的人,或形容個人、團體、社會等過度浪費資源的行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浮侈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哀公四年》中,該篇記載了魯國公子浮侈的故事。公子浮侈是魯國君主的兒子,他過度追求享樂,鋪張奢華,不顧國家的財政困難。最終,魯國因為公子浮侈的揮霍無度而陷入了危機。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形容詞構成,形容詞之間無實質上的詞義關聯。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生活太浮侈了,每天都在名牌店購物。
2. 這個公司的管理層浮侈奢華,導致了財務狀況的惡化。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浮侈”與“浮華”相對比。浮華指的是表面上華麗而沒有實質內容的東西,而浮侈則強調過度奢侈、浪費。通過對比記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浮侈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相關的成語,如“奢華”、“鋪張”等,以加深對浮侈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買了很多貴的玩具,真是太浮侈了。
2. 初中生:那個富家子弟過著浮侈的生活,從不知道節約。
3. 高中生:我們應該反對浮侈的消費觀念,提倡節儉和環保。
4. 大學生:浮侈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資源,還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