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儒
基本解釋
◎ 犬儒 quǎnrú
[cynic] 原指古希臘抱有玩世不恭思想的一派哲學家,后來泛指玩世不恭的人,尤指知識分子
英文翻譯
1.Cynic
詳細解釋
原指古 希臘 犬儒學派的哲學家。他們提出絕對的個人精神自由,輕視一切社會虛套、習俗和文化規范,過著禁欲的簡陋生活,被當時人譏為窮犬,故稱。后亦泛指具有這些特點的人。 章炳麟 《<無政府主義>序》:“若能循齊物之眇義,任夔蚿之各適,一人百族,勢不相侵,井上食李之夫,犬儒裸形之學,曠絶人間。” 魯迅 《而已集·小雜感》:“蜜蜂的刺,一用即喪失了它自己的生命;犬儒的刺,一用則茍延了他自己的生命。”
成語(Idiom):犬儒(quǎn rú)
發音(Pronunciation):quǎn r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犬儒是指對人生悲觀失望,消極厭世的心態。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犬儒一詞源于西方哲學家尼采的思想,犬儒主義認為人生沒有意義,一切都是虛無,因此對世界持消極的態度。在漢語中,犬儒常用來形容對人生抱有悲觀、厭世的心態,以及對社會現象和人際關系持懷疑和冷漠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犬儒一詞常用于描述某人對人生抱有悲觀態度,對社會現象和人際關系持懷疑和冷漠的心態。可以用來形容對生活感到失望,對社會不滿,對人際關系疏遠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犬儒一詞起源于西方哲學家尼采的思想,他的著作《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中提到了犬儒主義。在中國,這個詞語被引入后,逐漸被人們用來描述對人生悲觀厭世的心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犬儒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犬”表示狗,“儒”表示儒家學說。這個成語通過將狗和儒家學說聯系在一起,形象地表達了對人生的悲觀態度。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人生失望得已經變得犬儒了。
2. 這部電影傳達了一種犬儒的思想,讓人感到沮喪。
3. 年輕人應該積極向上,不要陷入犬儒的心態中。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犬儒”與狗的形象聯系起來,形象化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犬儒可以類比為一只狗對人生的悲觀態度,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它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尼采的哲學思想,以及其他與犬儒主義相關的文化現象。還可以探討對待人生的不同態度,如樂觀主義、理性主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不想變成一個犬儒,我要積極面對生活!
2. 初中生:他對人生的態度越來越犬儒了,需要幫助。
3. 高中生:犬儒的思想在現代社會中仍然存在,我們需要正視這個問題并尋找解決辦法。
4. 大學生:學習哲學時,我對犬儒主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