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kòu yuán tuī wěi ㄎㄡˋ ㄧㄨㄢˊ ㄊㄨㄟ ㄨㄟˇ叩源推委
追究其根源。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六:“ 徐昌穀 雖不得叩源推委,而風調高秀,十不能得五。”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叩源推委
成語(Idiom):叩源推委
發音(Pronunciation):kòu yuán tuī wě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對事物的起源、原因以及責任進行追問和推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叩源推委是由古代的司法程序中的三個步驟組成。叩源指的是對案件的起源和原因進行追問,推委指的是將責任推卸給他人。這個成語用來形容某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敢承擔責任,而是追問事情的起源或將責任推卸給他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叩源推委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面對責任時不敢承擔,而是試圖推卸責任或追問事情的起因。可以用于工作場合、學校、家庭等各種環境中。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叩源推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司法程序。在古代,司法審判中有一個環節是追問案件的起源和原因,以確定責任。而推委則是指將責任推卸給他人。這個成語的意義就是將這兩個步驟合并成一個詞語,用來形容某人在面對問題時不敢承擔責任,而是試圖推卸責任或追問事情的起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叩源推委是由“叩源”、“推委”兩個詞組成的。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面對失敗,他總是叩源推委,從不愿意承擔責任。
2. 老板遇到問題總是叩源推委,從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叩源推委與古代司法程序中的追問起源和推卸責任這兩個步驟聯系起來,幫助記憶該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司法程序中的其他環節和流程,以及相關的成語和詞語。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7-12歲):老師問誰把課桌弄得那么臟,小明叩源推委說是小紅弄臟的。
2. 初中生(13-15歲):班長遇到問題總是叩源推委,從不肯承擔責任。
3. 高中生(16-18歲):政府官員在面對貪污問題時常常叩源推委,試圖逃避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