騶牙
成語(Idiom):騶牙(zōu yá)
發音(Pronunciation):zōu yá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或事物的形象獨特、犀利、鋒芒畢露。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騶牙是由“騶”和“牙”兩個字組成的。騶是指古代神話中的一種神馬,形象高大威武;牙是馬的尖銳器官,具有攻擊性。騶牙成語形容人或事物具有獨特的形象,鋒芒畢露,充滿力量和攻擊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騶牙一詞主要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形象獨特、鋒芒畢露,常用于贊美某人的才華、能力或作品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騶牙一詞最早出現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的記載。相傳秦始皇曾經收到一匹神馬,馬上的牙齒異常尖銳,非常兇猛。秦始皇看到這匹馬后,贊嘆道:“騶牙之馬,非常之駒!”從此,騶牙一詞逐漸被用來形容人或事物的獨特、鋒芒畢露的形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沒有特定的詞序。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演講如同騶牙般鋒芒畢露,令人深受震撼。
2. 這個畫家的作品色彩鮮明,線條犀利,真可謂騶牙之作。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騶牙”形象化,想象一匹高大威武的神馬,牙齒鋒利如刀。通過聯想形象,可以更容易記憶和理解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神話中的騶,以及馬的形象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也可以學習其他類似的形容人或事物形象的成語,如“鶴發童顏”、“龍行虎步”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畫畫技術真厲害,每幅畫都像騶牙一樣犀利。
2. 初中生:這位武術高手身姿挺拔,動作如騶牙般獨特。
3. 高中生:這篇文章的觀點犀利如騶牙,引人深思。
4. 大學生:他的演講充滿激情,鋒芒畢露,真可謂騶牙之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