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粗扎粗剪
發音(Pronunciation):cū zhā cū jiǎ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做事粗糙、馬虎,缺乏細心和耐心。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粗扎粗剪是由“粗扎”和“粗剪”兩個詞組成的,都表示粗糙、馬虎的意思。粗扎指的是縫紉時線跡粗糙、不細致,粗剪指的是剪裁時不精確、不細心。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細心、不認真,缺乏耐心和細致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粗扎粗剪常用于批評、警告或勸誡他人時,用來形容對方的工作或做事態度不夠認真,粗心馬虎。可以用來形容一些粗心大意、不注重細節的人或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關于粗扎粗剪的具體故事起源并不明確,但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從平時生活中的經驗得出。人們在縫紉或剪裁時,如果粗心大意,線跡就會變得粗糙,剪裁的衣物也會不精確。因此,粗扎粗剪成為了形容做事不認真、不細致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細心程度遠遠不及你,總是粗扎粗剪。
2. 這個項目需要細致認真的人來完成,不能粗扎粗剪。
3. 他的畫工十分粗糙,每幅畫都像是粗扎粗剪的。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粗扎粗剪”這個成語的含義,來幫助記憶。想象一個人在縫紉或剪裁時,由于粗心大意,線跡變得粗糙,剪裁的衣物也變得不精確,從而形成了“粗扎粗剪”的形象,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粗心、馬虎相關的成語,如“馬馬虎虎”、“馬虎成性”等,以擴展詞匯的應用范圍。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作業總是粗扎粗剪的,老師經常批評他。
2. 初中生:考試的時候不能粗扎粗剪,要仔細檢查答案。
3. 高中生:寫論文時要認真引用資料,不能粗扎粗剪。
4. 大學生:在實驗室工作要細心,不能粗扎粗剪,否則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