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蟻
基本解釋
(1).猶蟲豸。 南朝 宋 鮑照 《擬行路難》詩之七:“飛走樹間啄蟲蟻,豈憶往日天子尊。” 唐 杜甫 《縛雞行》:“家中厭雞食蟲蟻,不知雞賣還遭烹。” 周作人 《故鄉的野菜》:“因諺有‘三月三,螞蟻上灶山’之語,三日,人家皆以野菜花置灶陘上,以厭蟲蟻。”參見“ 蟲豸 ”。
蟲螘:1.猶蟲豸。 清 唐甄 《潛書·抑尊》:“君日益厚,臣日益卑,是以人君之賤視其臣民,如犬馬蟲螘之不類於我。”參見“ 蟲蟻 ”。
(2).比喻卑賤的人。
(3).表示自謙。《后漢書·列女傳·曹世叔妻》:“自知言不足采,以示蟲螘之赤心。”
(2).對禽鳥等小動物的通稱。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一:“蟲蟻兒里多情的,鶯兒第一。” 凌景埏 校注:“指小的鳥雀和蟲,也寫作‘蟲鷖’。”《水滸傳》第六二回:“卻説 燕青 為無下飯,拿了弩子去近邊處尋幾個蟲蟻吃。”《古今小說·沉小官一鳥害七命》:“有個客人,時常要買蟲蟻。”
成語(Idiom):蟲蟻(chóng yǐ)
發音(Pronunciation):chóng yǐ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微小的事物或數量眾多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蟲蟻”表示微小的事物或數量眾多的人。形容事物或人群的規模很小,數量龐大,不值一提。常用來形容微不足道的事物或數量眾多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日常口語、文學作品和描述人群的文章中。可以用來形容一些微小的事情,或者描述人群中的數量龐大。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莊子》一書中。其中有一則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山上看到一只螞蟻,他覺得這只螞蟻非常微小,不值得一提。后來,他又看到了一群螞蟻,數量之多讓他感到震驚。他意識到,雖然每只螞蟻很小,但是它們的數量眾多,也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從此以后,人們用“蟲蟻”來形容微小的事物或數量眾多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動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個問題只是個蟲蟻,不值得我們過多關注。
2. 他的力量雖然微小,但是他的隊伍卻是個蟲蟻。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蟲蟻”與微小的事物或數量眾多的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想象一群蟲子或螞蟻在地上爬行,它們雖小,但數量龐大,這樣可以幫助記憶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蟲蟻”類似含義的成語,如“雜七雜八”、“人山人海”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個小東西真是個蟲蟻,一點都不重要。
2. 初中生:這些小問題只是些蟲蟻,不值得我們過多關注。
3. 高中生:盡管他的力量微小,但他所帶領的隊伍卻是個蟲蟻。
4. 大學生:在這個人口眾多的城市中,我們只是蟲蟻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