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冷嘲熱罵
發音(Pronunciation):lěng cháo rè mà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冷冷嘲笑和熱烈謾罵,形容對人或事物進行尖刻、刻薄的嘲諷和批評。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冷嘲熱罵是指以冷嘲熱諷的方式對人或事物進行尖銳的諷刺和批評。冷嘲是指冷淡、冷漠地嘲笑,不帶有任何溫度和情感;熱罵是指激烈、激動地謾罵和批評。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人們對于不滿意的人或事物進行尖銳批評的態度。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冷嘲熱罵常用于描述對于某人或某事的尖銳批評和諷刺。它可以用來形容社交媒體上的言論,政治辯論中的攻擊性言辭,或者是對某人的行為進行尖銳批評的場合。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冷嘲熱罵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警世通言》中。故事講述了一個人在酒樓上冷嘲熱諷一個無辜的人,結果引起了圍觀者的憤怒和謾罵。這個故事通過描述冷嘲熱罵的場景,告誡人們不要以尖刻、刻薄的方式對待他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冷嘲熱罵是一個由兩個形容詞和一個動詞組成的成語。冷和熱分別表示冷淡、冷漠和激烈、激動的意思,嘲和罵分別表示嘲笑和謾罵的意思。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別人的觀點總是冷嘲熱罵,沒有一點尊重和包容的態度。
2. 在網絡上,有些人只會用冷嘲熱諷的方式對待別人,完全沒有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冷嘲熱罵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人冷冷地嘲笑著,同時又激烈地謾罵著,以形象地表示對人或事物的尖刻批評。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冷嘲熱罵相關的成語,如冷言冷語、冷嘲熱諷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如何以溫和、理性的方式表達不滿和批評,以避免使用冷嘲熱罵這樣尖銳的言辭。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經常對我進行冷嘲熱罵,讓我覺得很難過。
2. 初中生:他們之間的關系很不好,經常互相冷嘲熱罵。
3. 高中生:在班級群里,有人對老師進行了冷嘲熱罵,導致了嚴重的后果。
4. 大學生:在辯論賽中,選手們使用冷嘲熱罵的方式進行爭論,增加了辯論的激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