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官
基本解釋
◎ 樂官 yuèguān
[official professional musician] 掌管音樂的官吏
樂官傳視之曰:“希世之珍也”。——明· 劉基《郁離子·千里馬篇》
詳細解釋
(1).古代掌理音樂的官員或官署。《詩·周頌·有瞽》“有瞽有瞽” 毛 傳:“瞽,樂官也。”《漢書·藝文志》:“ 漢 興, 制氏 以雅樂聲律,世在樂官,頗能紀其鏗鏘鼓舞,而不能言其義。”
(2).指歌舞藝人。 唐 薛用弱 《集異記·王煥之》:“此輩皆潦倒樂官,所唱皆《巴人》、《下俚》之詞耳,豈《陽春》、《白雪》之曲,俗物敢近哉!” 宋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陽》詩之二:“荒山樂官歌舞拙,提壺沽酒聊一歡。”
成語(Idiom):樂官
發音(Pronunciation):lè guā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那些在官場上不負責任、只知享樂逍遙的官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樂官是由“樂”和“官”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樂,指享樂、娛樂;官,指官員、官職。樂官的基本含義是指那些在官場上只知享樂逍遙,不負責任的官員。這些官員常常不履行自己的職責,只顧自己的私欲和享樂,對人民的利益漠不關心。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樂官這個成語常用于貶義,用來形容那些不負責任、只知享樂的官員。可以用于諷刺批評官員的不作為、不負責任的行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描述一些不負責任、只顧自己享樂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樂官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史記·項羽本紀》中。故事中,項羽是楚國的一位將領,他在攻打秦國的戰爭中表現出色,成為楚國的一位高級官員。然而,隨著戰爭的勝利,項羽漸漸變得沉溺于享樂之中,不再關心國家大事,只知過著逍遙自在的生活。最終,項羽因為放縱享樂而失去了國家的支持,最終被劉邦打敗。由此故事衍生出了“樂官”這個成語,用來形容那些只知享樂不負責任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樂官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官員只知道享樂,完全是個樂官。
2. 這些樂官對人民的利益毫不關心,只顧自己的享受。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以下方式記憶樂官這個成語:
1. 將“樂”字和“官”字分開記憶,樂指享樂,官指官員。
2. 想象一個官員坐在官府里享受音樂和娛樂,完全不關心公務,這就是樂官。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如果對樂官這個成語感興趣,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古代官員的職責和責任,了解官員在歷史上的作用和影響。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那個老師總是玩手機,不好好教書,真是個樂官。
2. 初中生:政府官員應該為人民服務,而不是成為樂官。
3. 高中生:一些腐敗的官員只知道享樂,不負責任,給社會帶來了很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