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康
基本解釋
夏 代中興之主,帝 相 之子。 寒浞 使子 澆 殺 相 篡位。 相 后 緡 方娠,逃歸 有仍 ,生 少康 。 少康 長大,逃奔 有虞 , 虞 君妻以二女。 夏 舊臣 靡 收集 夏 朝舊部,滅 浞 而立 少康 。 少康 又滅 澆 。見《左傳·襄公四年》、《哀公元年》。《楚辭·離騷》:“及 少康 之未家兮,留有 有虞 之二 姚 。”后用為王太子復仇的典故。 清 王錫 《長平莊歌》:“藐孤暗遣出宮門,深望 少康 能雪恥。”
成語(Idiom):少康
發音(Pronunciation):shǎo kā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年少時就有德才兼備的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少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一位賢明的君主,他在年輕時就展現出了卓越的德才,成為了一個杰出的君王。因此,“少康”一詞用來形容年輕時就具備德才兼備的人。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年輕人在某個領域有出色的表現,或者年輕人具備了超過同齡人的德才。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傳,少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黃帝的后代,他繼承了黃帝的德才,年輕時就展現出了出色的才干和領導能力,成為了一位杰出的君主。因此,“少康”一詞就以他的名字命名,用來形容具備年輕時就有卓越德才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名詞+名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年輕的科學家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驚人的研究成果,真是少康之才。
2. 他年紀輕輕就能夠獨當一面,真是少康之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少康是一個年輕的君主,通過他的名字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年輕有為的人坐在寶座上,展現出了卓越的德才。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黃帝和中國古代的傳說故事,以及其他類似的成語,如少不了、康莊大道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雖然年紀小,但是在學校里是個少康之才。
2. 初中生:他在足球隊中展現出了卓越的才華,真是個少康之材。
3. 高中生:她在音樂界有著出眾的天賦和才華,可以說是個少康之人。
4. 大學生:他在大學期間已經獲得了多個科研成果,是個少康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