蹈禍
成語(Idiom):蹈禍
發音(Pronunciation):dǎo h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主動去招惹麻煩,自找麻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蹈禍是一個貶義詞,用來形容人故意去做一些有害的事情,結果自己卻遭受了不幸的后果。這個成語強調了人們在行為上應該慎重,不要盲目地去做一些可能會給自己帶來麻煩和困擾的事情。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蹈禍一詞通常用于批評那些冒險行為和不負責任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它來勸告他人要謹慎行事,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危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董仲舒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董仲舒是西漢朝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曾經勸告漢武帝不要侵略南越國,但漢武帝沒有聽從他的勸告,結果導致了一場慘敗。董仲舒為了表達自己的忠誠和悲憤,選擇了自縊而死。這個故事中的“蹈禍”一詞,意指董仲舒為了表達自己的觀點而自愿承擔了不幸的后果。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蹈禍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由動詞“蹈”和名詞“禍”組成。動詞“蹈”表示主動去做某事,名詞“禍”表示不幸的后果。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明知道這樣做會蹈禍,卻還是一意孤行。
2. 別蹈禍,聽從老師的建議,不要做危險的事情。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蹈禍”拆解成“蹈”和“禍”來記憶。動詞“蹈”可以與“跳”聯系起來,而名詞“禍”可以與“不幸”聯系起來。這樣記憶時可以想象一個人在跳舞的時候不小心摔倒,導致了不幸的后果,從而聯想到“蹈禍”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蹈禍”相關的成語,如“自尋煩惱”、“自食其果”等。同時也可以學習其他與冒險行為、自找麻煩相關的成語,如“自掘墳墓”、“自取滅亡”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明知道不聽老師的話會蹈禍,卻還是做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2. 初中生:他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敢,不顧危險蹈禍,最后導致了意外的后果。
3. 高中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們要慎重行事,避免蹈禍,不要讓自己后悔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