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惕
成語(Idiom):震惕(zhèn tì)
發音(Pronunciation):zhèn t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震驚驚慌失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震惕是指受到強烈的驚嚇或恐懼,使人驚慌失措,心神不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震惕常用于形容遭受到突如其來的巨大打擊或驚嚇,使人感到驚慌失措、心神不寧的情境。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漢書·楊震傳》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楊震曾任官為御史大夫,他在朝廷面對權貴的壓迫和貪污腐敗的現象感到震惕。后來,他密告了這些貪官,并引起了朝廷的震動和驚慌失措。從此,人們就用“震惕”來形容受到巨大打擊或驚嚇后的心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動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這個消息后,震惕不已,完全無法接受。
2. 震惕之余,他立即采取了行動,制止了不正當的行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震惕”與“震動驚慌”進行聯想,這樣可以更容易記住其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震惕”相關的成語,如“震耳欲聾”、“驚心動魄”等,以擴展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看到那只大蟒蛇,小明嚇得震惕不已。
2. 初中生(13-15歲):考試成績出來后,同學們都震惕了,因為大家的分數都很低。
3. 高中生(16-18歲):聽到那個可怕的故事,我感到震惕,不敢獨自外出了。
4. 大學生(19-22歲):在大學里,我接觸到了各種新的知識,讓我對世界充滿了震惕和好奇心。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