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吏
基本解釋
秦 漢 郡縣地方官的屬吏。《史記·高祖本紀》:“ 沛 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主進。” 裴骃 集解引 孟康 曰:“主吏,功曹也。” 清 洪頤煊 《讀書叢錄·都吏》:“ 漢 制太守屬官……內事考課遷除,皆功曹主之,故稱主吏。”參見“ 功曹 ”。
成語(Idiom):主吏
發音(Pronunciation):zhǔ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官吏中的主要領導者或負責人。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主吏是由“主”和“吏”兩個詞組成的,其中,“主”表示主要的、重要的,“吏”指官吏、官員。主吏一詞用來形容在官場中擔任主要領導職務的官員,通常是指高級官員或主管官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主吏這個詞語通常用于描述政府部門或機構中的高級領導者,也可以用來形容其他領域中的主要負責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主吏這個詞語來表達某個組織或團體的核心領導者,或者指某個職位的主要負責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主吏這個詞語最早出現在《漢書·卷九十三·王莽傳》中,用來描述王莽時期的官員。在古代,官吏在政治和社會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而主吏則是官吏中的主要領導者。因此,主吏一詞逐漸被用來形容在官場中擔任主要職務的官員。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吏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其中,“主”是形容詞,表示主要的、重要的,“吏”是名詞,表示官吏、官員。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位主吏在政府中擔任要職,負責重要的決策工作。
2. 他是這個組織的主吏,負責統籌全局,制定發展戰略。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主吏這個成語。可以想象一個官員穿著官服,手持權杖,站在高臺上,指揮著下屬官吏,象征著他是主要的領導者。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官制和官員的職責,以及官吏在歷史上的重要作用。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官員和領導者相關的成語,如“吏治”、“官運”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8歲):我的爸爸是學校里的主吏,他負責管理老師和學生。
2. 初中生(14歲):政府的主吏應該為人民服務,做出正確的決策。
3. 高中生(17歲):作為學生會主席,我要努力成為學校的主吏,為同學們爭取更多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