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懦
成語(Idiom):樸懦
發音(Pronunciation):pǔ nu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心胸狹窄,膽小怕事,不敢冒險。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樸懦是由“樸”和“懦”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樸指的是樸實、質樸,懦指的是膽小、怯懦。這個成語形容人的心胸狹窄,缺乏勇氣,不敢冒險,膽小怕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膽小怕事、不敢冒險的人。可以用來形容個人的性格特點,也可以用于批評某人的膽小怕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李斯列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戰國時期,秦國的李斯在楚國做客,楚國人對他非常敵視。有一天,李斯騎馬經過一座橋,橋上有一只蛇,李斯嚇得膽戰心驚,一直等蛇走遠才敢過橋。后來,他回到秦國后,自稱是為了“國家大事而膽戰心驚”,但實際上是因為他膽小怕事,缺乏勇氣。因此,人們用“樸懦”來形容膽小怕事的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對待問題總是樸懦不決,缺乏決斷力。
2. 這個人太樸懦了,連一點挑戰都不敢面對。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樸懦”拆分為兩個詞,樸和懦,樸指的是樸實、質樸,懦指的是膽小、怯懦。通過理解每個字的意思,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勇氣、膽量相關的成語,如“大膽”,“膽怯”,“膽大包天”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小學生:他太樸懦了,不敢去嘗試新的游戲。
初中生:她樸懦的性格讓她錯過了很多機會。
高中生:他的樸懦讓他無法成為一個優秀的領導者。
大學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不能樸懦退縮,應該勇敢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