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黼
成語(Idiom):章黼
發音(Pronunciation):zhāng f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舉止端正。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章黼是由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其中“章”指的是朝服上的裝飾品,表示端莊;“黼”指的是朝服上的飾帶,表示正直。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舉止端正,態度正直。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舉止端正的情況。常用于贊美、評價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品質。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十二年》中記載了一個故事。昭公是齊國的一個國君,他非常重視君臣禮節。有一次,昭公與他的臣子們一起參加朝會,臣子們都穿著朝服。而有一個臣子叫章黼,他的朝服上的章和黼非常華麗,非常引人注目。昭公看到后,非常高興,贊揚道:“章黼之服,朕之服也。”意思是說,章黼的朝服就是我(昭公)的朝服。從此以后,章黼成為了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成語結構為“章黼”。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為人正直,言行舉止總是章黼。
2. 他的品德高尚,是個章黼的人。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將“章黼”與朝服上的裝飾品和飾帶聯系起來,形象地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一個人穿著華麗的朝服,代表他的品德高尚,言行舉止端正。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形容人品德高尚的成語,如“德高望重”、“品行端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說我們要做一個章黼的人,要誠實守信。
2. 初中生:他的品德高尚,是我們班級的章黼。
3. 高中生:作為一名學生干部,我要以章黼的標準要求自己,言行舉止要端正。
4. 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我們要成為一個章黼的人,做到誠實守信,正直坦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