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觚
基本解釋
猶言很多杯酒。《孔叢子·儒服》:“ 堯 舜 千鐘, 孔子 百觚。” 漢 孔融 《與曹操論酒禁書》:“ 堯 不千鐘,無以建太平; 孔 非百觚,無以堪上圣。” 宋 蘇軾 《送陳睦知潭州》詩:“君時年少面如玉,一飲百觚嫌未痛。”
成語(Idiom):百觚(bǎi zhū)
發(fā)音(Pronunciation):bǎi zh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事物紛雜雜亂。
詳細(xì)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百觚是一個由形容詞“百”和名詞“觚”組成的成語。觚是古代一種盛酒的器具,形狀高大且底部寬大,可以同時盛很多杯酒。而百則表示很多,意味著很多杯酒同時倒掉,造成了一片雜亂。因此,百觚形容事物紛亂雜亂,毫無秩序。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百觚常用于形容事物雜亂無序的情況,可以用于描述人事、物品、場景等。例如,在描述一個人的辦公桌上雜亂無章的文件堆疊時,可以說“他的辦公桌上的文件堆得像百觚一樣,一點兒也找不到東西”。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昭公二十四年》有這樣一句話:“百觚之害,不足為法。”這句話是描述古代宴會上酒杯倒掉的情景,意味著酒杯倒掉并不是什么大事。后來,人們將這句話中的“百觚”引申為形容事物紛亂雜亂的成語。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百觚為形容詞+名詞的結(jié)構(gòu)。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書房里亂得像百觚一樣,找一本書都費了好大勁。
2. 這個市場上人頭攢動,瓜果蔬菜擺得像百觚一樣。
3. 這個項目的管理混亂不堪,像百觚一樣,亟待整頓。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百觚”與“百家爭鳴”進(jìn)行聯(lián)想,將百家爭鳴中的各種觀點和意見混雜在一起,形成一片紛亂的場景,幫助記憶百觚的意思。
延伸學(xué)習(xí)(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jìn)一步學(xué)習(xí)其他形容事物紛亂的成語,如“一團(tuán)糟”、“亂七八糟”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xué)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xué)生:教室里的書包、文具盒和作業(yè)本堆得像百觚一樣,找東西都找不到了。
2. 初中生:學(xué)校食堂午飯時間人多得像百觚一樣,排隊都排不到食物。
3. 高中生:考試前的復(fù)習(xí)資料整理得像百觚一樣,一點也不井井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