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櫓
基本解釋
猶戈船。櫓,劃船的工具,借指船。 三國 魏 曹植 《東征賦》:“揮朱旗以東指兮,橫 大江 而莫御;循戈櫓于清流兮,氾云梯而容與。”參見“ 戈船 ”。
成語(Idiom):戈櫓 (gē lǔ)
發音(Pronunciation):gē l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戰爭中戈矛相擊的聲音,比喻戰爭或斗爭的激烈和慘烈。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戈櫓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戈指古代的一種兵器,形似矛戟;櫓指劃船的工具。成語戈櫓用來比喻戰爭或斗爭的激烈和慘烈,形容戰爭的聲勢浩大,殺伐之氣彌漫。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戈櫓常用于描述戰爭、斗爭、沖突等情境。可以用來形容戰爭爆發時的慘烈場面,也可以用來形容各種斗爭激烈的情況,比如政治斗爭、商業競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戈櫓的典故來源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戰國時期,齊國與魯國發生戰爭,雙方兵戈相見,戰斗異常激烈。戰爭中,齊國將領田忌用計取勝,使得魯國節節敗退。這場戰爭的激烈程度,被形容為“齊人之戈,魯人之櫓”,后來演變成了成語戈櫓,用來比喻戰爭或斗爭的激烈和慘烈。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戈櫓是一個形容詞性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場戰爭的戈櫓之聲,震撼了整個世界。
2. 政治斗爭的戈櫓,讓人疲于奔命。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戈櫓的發音“gē lǔ”與“戈矛”和“劃船”這兩個詞聯系起來,形象地表示戰爭的激烈和慘烈。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戰爭、斗爭的成語,如戰戰兢兢、刀光劍影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這場比賽的戈櫓之聲,讓我感到很緊張。
2. 初中生:歷史書上記載著那場戰爭的戈櫓之聲,讓人想象不出當時的慘烈場面。
3. 高中生:政治斗爭的戈櫓聲,讓整個國家陷入了混亂之中。
4. 大學生:商業競爭的戈櫓聲,讓市場充滿了火藥味。
希望以上的學習指南對你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