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桌
成語(Idiom):柴桌(chái zhuō)
發音(Pronunciation):chái zhuō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柴桌是指簡陋、粗俗的桌子,比喻人品行低劣、粗鄙無禮。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柴桌由兩個詞組成,柴指的是燒火用的柴火,桌指的是桌子。柴火是一種粗糙的燃料,而桌子是一種簡單樸素的家具。將柴火和桌子結合在一起,形容人的品行低劣,粗鄙無禮,舉止不端。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柴桌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粗俗、無禮,主要用于貶義語境。可以用來批評那些行為粗魯、舉止不端、不懂禮貌的人。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柴桌最早出現在明代杜甫的《詠懷古跡五首》中的《柴桌》一詩中。詩中描述了作者在貧困困苦的環境下,靠著一張簡陋的柴桌,堅持寫作的情景。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謂結構,由兩個詞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的舉止粗鄙無禮,真是一個柴桌。
2. 這個人一點修養都沒有,簡直就是個柴桌。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柴桌”與粗糙、簡陋的形象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含義。可以想象一個簡陋的桌子上堆滿了柴火,表達出人品行低劣、粗鄙無禮的意思。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其他類似含義的成語,如“粗茶淡飯”、“粗枝大葉”等,可以拓展對于粗俗、簡陋等概念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的行為太粗魯了,真是個柴桌。
2. 初中生:他的舉止簡直就像一個柴桌,一點教養都沒有。
3. 高中生:這個人的品行真是差勁透頂,簡直就是個柴桌。
4. 大學生:他的言行舉止如此粗俗無禮,簡直就是個柴桌。
5. 成年人:那個人的行為真是粗鄙無禮,簡直就是個柴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