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槁
成語(Idiom):枯槁(kū bǎo)
發音(Pronunciation):kū bǎo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植物干枯,失去生機;也形容人體衰老,精神萎靡。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枯槁是由“枯”和“槁”兩個字組成的成語。“枯”表示干燥、失去水分,而“槁”表示木材干燥、失去光澤。結合在一起,枯槁形容植物失去生機、干枯,也用來形容人體衰老、精神萎靡。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枯槁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植物枯萎、失去生機,也可以用來形容人體衰老、精神不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枯槁來形容花草枯萎,也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精神萎靡,毫無生氣。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莊子·外物》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老者,他的兒子去世了,他非常傷心。他去找一位大醫生,希望醫生能夠救活他的兒子。醫生看了一下,對老者說:“你的兒子已經枯槁了,沒有辦法救活了。”老者聽后非常傷心,但他還是決定將兒子帶回家,好好安葬。這個故事中的“枯槁”形容了兒子已經失去生機,無法復活。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形容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些花草被太陽曬得枯槁了。
2. 他的臉色蒼白,精神枯槁,看起來非常疲憊。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枯槁想象成一棵樹木,失去了水分和光澤,變得干癟無生機。可以通過想象一棵干枯的樹木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了解更多與枯槁相關的成語,例如“枯木逢春”、“槁木死灰”等,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夏天的時候,花草沒有水就會枯槁。
2. 初中生:經歷了長時間的病痛,她變得枯槁無神。
3. 高中生:歲月的流逝使得他的容顏慢慢枯槁。
4. 大學生:經歷了一連串的挫折,他的心靈變得枯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