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黃發鮐背
發音(Pronunciation):huáng fà tái bèi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人的頭發黃,背部駝曲,年老體衰。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黃發鮐背是一個形容年老體衰的成語,黃發指頭發變黃,鮐背指背部駝曲。這個成語形象地描繪了老年人的形象,用以形容人年老體衰、衰老不堪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可以用來形容年紀大、身體虛弱、體力衰退的人。也可以用于描寫人物形象,表達對老年人的尊敬和關懷之情。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晉書·葛洪傳》中有記載,葛洪是東晉時期的一位學者和道士,他年老體衰,頭發變黃,背部駝曲。后來,黃發鮐背成為了形容人年老體衰的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黃發+鮐背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年過七十,已是黃發鮐背,但仍然精神矍鑠。
2. 那位老人雖然黃發鮐背,但仍然保持樂觀的心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黃發鮐背”與老年人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一個年老體衰的人,頭發變黃,背部駝曲的形象,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通過了解其他形容年老體衰的成語,如“鶴發童顏”、“白發蒼蒼”等來進一步豐富對老年人形象的描繪。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奶奶雖然黃發鮐背,但是她依然每天早上幫我準備好早餐。
2. 初中生:那位老師雖然年過六旬,但他的精神狀態卻不輸給年輕人,一點也不像黃發鮐背的老人。
3. 高中生:爺爺雖然已經黃發鮐背,但他依然保持著樂觀的心態,給我們樹立了一個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