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干
成語(Idiom):板干
發(fā)音(Pronunciation):bǎn g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臉色非常難看,形容十分憤怒或者惱火的樣子。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板干一詞來自于方言,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原意是指木板上的干燥,后來引申為人的臉色干癟、干燥,表現(xiàn)出憤怒、不滿或者惱怒的情緒。形容人的面部表情非常難看,如同木板一樣干燥、呆板。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因憤怒或者惱怒而臉色難看的情況??梢杂脕硇稳菽橙嗽谏鷼?、發(fā)怒或者受到冒犯時的表情。例如,當某人對別人的行為感到非常憤怒時,可以形容他的臉色“板干”。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jù)說,“板干”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小說《水滸傳》中。故事中,有一位名叫李逵的角色,他的臉色常常非常難看,憤怒時更是如此。因此,人們開始用“板干”來形容憤怒的臉色。
成語結(jié)構(gòu)(Structure of the Idiom):板干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板”和“干”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聽到那個消息后,臉色頓時板干起來。
2. 老師批評了他幾句,他的臉色立刻變得板干起來。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lián)想記憶來記住“板干”這個成語??梢韵胂笠粋€人因為憤怒而臉色變得像一塊干燥的木板一樣,非常難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情緒表達相關(guān)的成語,如“怒火沖天”、“怒不可遏”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當我聽到我的玩具被弟弟弄壞了,我臉色變得板干。
2. 初中生(13-15歲):老師說了我?guī)拙?,我臉色立刻變得板干?/p>
3. 高中生(16-18歲):他被老師批評了一番,臉色馬上板干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