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魄
成語(Idiom):魂魄(hún pò)
發音(Pronunciation):hún pò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人的靈魂或精神。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成語“魂魄”用來形容人的精神或靈魂,是人體內最重要的部分。它強調了人的精神層面,與身體或物質無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一個人的精神狀態、意志力或思想等方面。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精神飽滿、意志堅定或者某種情感的深度。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史記·貨殖列傳》:“魂魄離散,神明不感。”意為人的精神分散了,神明就不會感應到。后來逐漸演變為形容人的精神狀態。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魂魄是一個名詞,由兩個相同的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在困境中展現出了堅強的魂魄。
2. 這個國家的魂魄在于其文化傳統和民族精神。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魂魄”與“精神”聯想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是描述人的精神層面的詞語。可以通過將這個成語與具體的情境或人物聯系起來,來加深記憶。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精神、靈魂相關的詞語和成語,如“心靈手巧”、“精神抖擻”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他的魂魄在比賽中展現出來了,全場觀眾都為他加油。
2. 初中生(13-15歲):她的魂魄受到了挫折,但她仍然努力堅持下去。
3. 高中生(16-18歲):這本書深入人心,觸動了讀者的魂魄。
4. 大學生(19-22歲):這個社會需要有擔當的年輕人,有責任感的魂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