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紐
基本解釋
古地名。相傳為 夏禹 出生地。在今 四川省 汶川縣 境。《史記·夏本紀》“ 夏禹 ,名曰 文命 ” 張守節 正義引 漢 揚雄 《蜀王本紀》:“ 禹 本 汶山郡 廣柔縣 人也,生於 石紐 。”《三國志·蜀志·秦宓傳》:“ 禹 生 石紐 ,今之 汶山郡 是也。” 唐 王勃 《乾元殿頌》序:“蛟電凝陰,發皇明於 石紐 。”
成語(Idiom):石紐
發音(Pronunciation):shí niǔ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一塊石頭上的凸起,用于固定門窗等。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石紐是由石頭和紐兩個部分組成的,石頭是堅硬的,紐是突起的部分。成語“石紐”形容石頭上的凸起,可以用來固定門窗等,具有穩固的作用。在引申義中,石紐也可以比喻某種穩定的支撐或依靠。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種穩定的支撐或依靠,也可用于形容某種穩固的結構。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成語“石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建筑技術。在古代,石頭被廣泛用于建筑中,而石紐是一種常見的結構元素,用于固定門窗等。由于石紐的穩固性和耐用性,成語“石紐”逐漸被引申為比喻某種穩定的支撐或依靠。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石紐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這座橋的石紐非常堅固,能夠承受大風大浪。
2. 這個計劃的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找到一個穩固的石紐。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石紐”。可以想象一個門窗被一個堅固的石頭上的凸起所固定,形成穩固的結構。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建筑相關的成語,如“石破天驚”、“金石之堅”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在畫畫時,用石紐固定了紙張,讓它不會亂動。
2. 初中生:這個團隊的成功離不開每個成員的努力,他們是我們成功的石紐。
3. 高中生:在面對困難時,我們要找到一個穩固的石紐,堅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