棲遑
成語(Idiom):棲遑(qī huí)
發音(Pronunciation):qī huí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棲息;停留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棲遑指的是鳥類在樹上或其他地方停留、棲息。在成語中,它表示停留、逗留、不安定的狀態。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人們在某個地方無所事事、不安定、無法安心工作或生活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棲遑一詞最早出現在《莊子·外物》篇中,用來形容鳥類在樹上停留、棲息。后來,棲遑逐漸被引申為人們在某個地方停留、逗留的意思。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棲遑是一個形容詞短語,由兩個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整天棲遑在家里,不愿意出門。
2. 這個城市對于他來說太小了,他不喜歡在這里棲遑。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與“鳥類停留在樹上”的形象聯想來記憶該成語的含義。可以想象自己是一只鳥,在樹上停留、棲息的狀態,從而幫助記憶棲遑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棲息、停留相關的成語,如“棲身”、“棲息地”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我在假期里棲遑在圖書館,一邊看書一邊玩電腦。
2. 初中生(13-15歲):他為了逃避學校的壓力,選擇棲遑在游戲世界里。
3. 高中生(16-18歲):考試結束后,我們棲遑在公園里休息,享受自由的時光。
4. 大學生(19-22歲):畢業后,我希望能在一個新的城市棲遑,開始我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