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詞語解釋
pǐ fū gōu dú ㄆㄧˇ ㄈㄨ ㄍㄡ ㄉㄨˊ匹夫溝瀆(匹夫溝瀆)
《論語·憲問》:“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后因以“匹夫溝瀆”謂拘守普通人的小信小節。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張司封廟》:“江之所恃者隄,安有 伯起 不知以石代薪之便,功未及成,效匹夫溝瀆之為?”
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匹夫溝瀆
成語(Idiom):匹夫溝瀆(pǐ fū gōu dú)
發音(Pronunciation):pǐ fū gōu dú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匹夫之間互相誹謗、爭斗,相互陷害。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匹夫溝瀆出自《戰國策·齊策一》。匹夫原指普通百姓,溝瀆指互相中傷、陷害。這個成語形容人們之間互相攻訐、爭斗,互相傷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通常用于形容人們之間互相誹謗、爭斗,相互陷害的情況。可以用來形容爭斗不休的競爭對手、互相中傷的同事、爭權奪利的政治斗爭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據《戰國策》記載,戰國時期,齊國的相國管仲曾經勸告齊桓公要與周邊的國家和平相處,不要頻繁發動戰爭。但是,有一個名叫顓頊的人卻對管仲的建議非常不滿,他從各個方面攻擊、誹謗管仲,甚至與他人串通起來,陷害管仲。管仲忍辱負重,沒有回擊,最終還是得到了齊桓公的賞識和信任。這個故事就是成語匹夫溝瀆的典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體部分是“匹夫”,修飾部分是“溝瀆”。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之間的關系已經破裂,變成了匹夫溝瀆的局面。
2.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各家企業常常陷入匹夫溝瀆的狀態。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聯想成“匹夫”之間互相“溝通”、“瀆職”。將匹夫想象成兩個人在互相中傷、誹謗,形成記憶的聯結。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類似意義的成語,如“相煎何太急”、“爾虞我詐”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他們之間的爭吵不停,就像匹夫溝瀆一樣,真是太糟糕了。
2. 初中生:班上有些人總是互相中傷,形成了匹夫溝瀆的局面,這樣下去不好。
3. 高中生:政治斗爭中常常出現匹夫溝瀆的情況,人們互相攻擊、誹謗,競爭異常激烈。
4. 大學生:職場上的競爭激烈,同事之間常常發生匹夫溝瀆的現象,需要保持冷靜和理智。
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對你理解和記憶“匹夫溝瀆”這個成語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