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竄
成語(Idiom):壯竄
發音(Pronunciation):zhuàng cuàn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形容勢頭迅猛,聲勢浩大。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壯竄是由“壯”和“竄”兩個字組成的成語。壯指強大、雄壯,竄指迅速跳躍。壯竄形容某種勢頭迅猛、聲勢浩大。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壯竄常用于形容某種力量、聲音、行動等具有強勁的勢頭,常用于描述戰爭、風暴、疾病等具有突然爆發性質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壯竄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左傳·宣公十四年》:“壯竄之聲,四國聞之。”意指某種聲勢浩大的動靜傳遍四方。后來,這個成語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描述各種具有強勁勢頭的情況。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形容詞+動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戰車壯竄,聲震四野。
2. 風暴過后,廢墟上只剩下壯竄的痕跡。
3. 疫情壯竄,醫護人員日夜奮戰。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通過聯想記憶,將壯竄與強大的力量、聲勢浩大的畫面聯系在一起。可以想象戰車沖過山脈,發出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了解其他具有類似含義的成語,如“聲勢浩大”、“勢不可擋”等,以拓展詞匯量和語言表達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6-12歲):風暴來臨時,樹木被壯竄的風吹倒了。
2. 初中生(13-15歲):比賽開始時,隊伍壯竄地沖出起跑線。
3. 高中生(16-18歲):戰爭爆發,敵人的軍隊壯竄地進攻我們的邊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