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接
基本解釋
(1).一經接觸。《新唐書·呂才傳》:“ 太宗 詔侍臣舉善音者,中書令 溫彥博 白 才 天悟絶人,聞見一接,輒究其妙。”
(2).猶言一見。《景德傳燈錄·汝州首山省念禪師法嗣》:“問學人久處沉迷,請師一接。”
成語(Idiom):一接
發音(Pronunciation):yī ji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一次接觸,一次交往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指兩方面第一次接觸或交往,一開始就能夠互相了解、互相合作。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描述第一次見面或接觸時的情況,也可用于形容兩個人或兩個團體初次合作時的情況。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左傳·僖公三十一年》中有一則故事:古時候,宋國有個叫鄭國渠的人,他的聲音非常洪亮。有一天,鄭國渠到宋國的宮廷去,正好碰到王公貴族們開會。他一進門,大聲問道:“大家好!”所有人都被他的聲音震住了,都沒有回答。鄭國渠看到大家都沒有回答,以為自己的聲音太小,于是更大聲地問:“大家好!”結果又沒有人回答。鄭國渠感到奇怪,于是他再次大聲問:“大家好!”這一次,大家終于回答:“大家好!”這個故事源于古代的一則軼事,后來就演變成成語“一接”。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由“一”和“接”兩個漢字組成。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們第一次見面就一接就合得來。
2. 初次合作,他們一接就展現出了出色的團隊合作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一接”與“一次接觸”聯系起來,形象地想象兩個人或兩個團體第一次見面或交往的情景。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交往、合作相關的成語,如“初來乍到”、“初試鋒芒”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和新同學一接就成了好朋友。
2. 初中生:我們班新來了一個同學,大家一接就給他介紹了學校的情況。
3. 高中生:我第一次參加社團活動,和其他社員一接就感覺很有默契。
4. 大學生:實習的第一天,我和導師一接就開始討論項目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