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含苞待放
發音(Pronunciation):hán bāo dài fàng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花蕾已經長成,但還未開放,暗喻事物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展現出來。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含苞待放是一個形容詞詞組,用來形容事物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只等待合適的時機就能展現出來。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潛力激發、事物的發展或者機會的到來。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含苞待放常用于描述人的潛力、事物的發展、機會的到來等情境。比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年輕人在學習和工作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就。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含苞待放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詩經·小雅·采葛》中的一句詩:“葛之覃穗,驕陽似火。”其中的“葛之覃穗”一句意為葛藤長滿了穗,形容葛藤長勢良好。后來,人們將葛藤長勢良好的樣子與花蕾的形態相類比,形成了含苞待放這個成語。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含苞待放由三個詞組成,分別是“含苞”、“待”和“放”。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是一位含苞待放的年輕演員,相信在未來一定會有出色的表現。
2. 這個項目已經做好了準備工作,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展開全面推進。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含苞待放比喻為一朵花蕾,暗示事物已經具備了一定條件,只待時機成熟就能綻放。可以通過與花蕾的形象進行聯想,幫助記憶含苞待放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成長、潛力、機會等相關的成語,如“蓄勢待發”、“迎刃而解”等,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春天來了,花苞含苞待放,等待著綻放成美麗的花朵。
2. 初中生:我是一顆含苞待放的種子,只要給我適合的環境和充足的養分,我一定會茁壯成長。
3. 高中生:這個實驗項目已經做好了準備,只待時機成熟就能展開全面推進,我相信一定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