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缺
基本解釋
散失殘缺。《后漢書·荀爽傳》:“﹝ 荀爽 ﹞著《禮》、《易傳》、《詩傳》……又作《公羊問》及《辯讖》,并它所論敍,題為《新書》。凡百餘篇,今多所亡缺。”
成語(Idiom):亡缺(wáng quē)
發音(Pronunciation):wáng quē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失去了重要的東西或者某種不可或缺的事物。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亡缺一詞是由“亡”和“缺”兩個字組成的,其中,“亡”表示失去、死亡,“缺”表示不足、缺少。亡缺一詞形象地描繪了失去重要的東西或者某種不可或缺的事物的情境。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某個系統、組織或個體在某方面的不完整或不足。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亡缺這個成語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來形容各種不完整或不足的情況。例如,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團隊缺乏關鍵人員,一個計劃缺少重要的支持或資源,或者一個人失去了重要的品質或能力等等。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亡缺一詞最早出現在《左傳》中,記載了春秋時期晉國的故事。當時,晉國的國君重耳被迫流亡,他的朋友魏武子為了保護他,派人在他被追捕時故意破壞了橋梁,使得追兵無法繼續追擊。后來,重耳重回晉國并成為了晉國的君主,他在位期間非常重視魏武子的忠誠和支持。為了表達對魏武子的感激之情,他用“亡缺”這個成語來形容魏武子對他的重要作用,表達了他對魏武子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要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亡”表示失去、死亡,“缺”表示不足、缺少。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我們團隊的亡缺是缺乏一個有經驗的項目經理。
2. 這個計劃的亡缺是缺少足夠的資金支持。
3. 這個學生的亡缺是缺乏自律和學習能力。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亡缺”與“失去了重要的東西”或者“某種不可或缺的事物”聯系起來,幫助記憶其基本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亡缺”相關的成語,例如“亡羊補牢”、“缺一不可”等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我的亡缺是沒有一個玩伴。
2. 初中生:我在考試中的亡缺是數學不夠好。
3. 高中生:我們班的亡缺是缺少一個好的班干部。
4. 大學生:我在找工作時的亡缺是缺乏實習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