蠅頭利
成語(Idiom):蠅頭利
發音(Pronunciation):yíng tóu lì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微不足道的小利益。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蠅頭利原指蠅頭上的利益,形容極其微小的利益。后來引申為指微不足道的小利益,與整體利益相比較而言,只是滄海一粟。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常用于形容某些人為了自己微小的私利而不顧他人利益,或者形容某些小事情只關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大局。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戰國時期,魏國的平原君虞卿,被任命為魏國的宰相。有一次,虞卿帶領大軍攻打趙國,戰勝后占領了趙國的邊境地區。虞卿面對趙國的官員們,誘騙他們說只要交納一些賦稅,就可以保住他們的官職和財產。趙國的官員們都被他的話所迷惑,紛紛上當交納了賦稅。虞卿得到了微薄的財富,但最終被人揭發,被魏國的君主所罷免。從此,人們用“蠅頭利”來形容虞卿為了微小的私利而欺騙他人的行為。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這個成語由三個字組成,分別是“蠅”、“頭”、“利”。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為了蠅頭利,不惜傷害他人的利益。
2. 這種行為真是蠅頭利,得不償失。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成語的字形與含義進行聯想。蠅頭利中的“蠅”字形狀類似于一只蒼蠅,而“頭”則代表著微小的一部分。聯想到蒼蠅只是一個小小的頭部,再聯想到微小的利益,就可以記住這個成語的含義。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學習其他與利益相關的成語,如“利益沖突”、“利令智昏”等,來進一步豐富對利益的理解。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小明為了蠅頭利,把同桌的橡皮偷走了。
2. 初中生:為了蠅頭利,他抄襲了同學的作業。
3. 高中生:考試時,有些同學為了蠅頭利,偷看了書本。
4. 大學生:為了蠅頭利,他利用職務之便收受了賄賂。
5. 成年人:有些人為了蠅頭利,不顧他人的生命安全,從事違法犯罪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