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Idiom):道存目擊
發音(Pronunciation):dào cún mù jī
基本含義(Basic Meaning):指言行端正,道德高尚,受人尊敬。
詳細解釋(Detailed Explanation):道,指道德;存,指保持;目擊,指被人看見。成語“道存目擊”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能受到他人的尊敬和敬仰。
使用場景(Usage Scenarios):在夸獎、贊美他人品德高尚、言行端正的情況下使用。
故事起源(Story Origin):這個成語出自《左傳》。春秋時期,晉國有位名叫董狐的大夫,他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備受人們的尊敬。有一次,董狐在公共場合被人目擊到,大家紛紛表示對他的尊敬和敬仰。后來,人們用“道存目擊”來形容一個人的品德高尚,言行端正。
成語結構(Structure of the Idiom):主語+謂語+賓語
例句(Example Sentences):
1. 他一直是個道存目擊的人,無論在什么場合都能受到他人的尊敬。
2. 這位老師言行舉止都非常端正,可謂是道存目擊的楷模。
記憶技巧(Memory Techniques):可以將這個成語拆解為“道”、“存”、“目擊”三個部分來記憶。道德存于目擊之中,即只有被人看見的時候才能體現一個人的品德高尚。
延伸學習(Extended Learning):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道德、品德相關的成語,如“德高望重”、“行為端正”等。
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
1. 小學生:老師經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道存目擊的人,要有良好的品德。
2. 初中生:我們班的班長一直是個道存目擊的人,大家都很尊敬他。
3. 高中生:在大學申請的面試中,道存目擊的品質非常重要,能夠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